《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指出,過去德國房地產價格相對來說浮動空間確實不大,但是自2008年美國的四大危機轉化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來,德國的房地產價格就在不斷的快速攀升。尤其是近兩年來,漲幅非常的明顯。據德國城建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城市新房屋的建設遠遠無法滿足租房市場的需求。這也導致了德國的房租不斷的上漲。從2015年-2016年德國全國范圍內的平均房租上漲了3.3%,而一些大城市如柏林、慕尼黑、漢堡等等上漲幅度則更大。2014年比2009年上漲了21%,德國南部的一些大學城的漲幅甚至是超過了50%。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的房價漲幅更是高達69%。
德國聯(lián)邦城建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導致德國房價以及租金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新房地產的開發(fā)建設速度遠遠落后于實際需求,而德國聯(lián)邦以及各地方的相關法規(guī)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產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比如在德國北部的一些地區(qū),只有一座房子被拆掉后,才能在原址上蓋新房,因為地皮在德國這樣一個不到37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還有一些地方,如著名的汽車城斯圖加特,那里是奔馳和保時捷的老家。但是整座城市座落在一塊四面環(huán)山的狹小盆地內,可利用的建設空間極其有限,所以房價一直是居高不下。
當然,最近兩大涌入難民無疑也加劇了德國的房源緊張的狀況,僅去年一年德國就接收了100多萬名難民,不得不調用各種房源來對他們進行安置,一些學生宿舍甚至也被臨時改建成了難民營。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德國共有200多萬套空置房,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qū),特別是小城市和鄉(xiāng)村。雖然德國已經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村了,但是城鄉(xiāng)之間的差別還是存在的。如公共資源的配置、交通運輸以及就業(yè)機會等等,顯然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更具優(yōu)勢,特別是德國東部地區(qū)兩德統(tǒng)一之后,很多人搬遷到了相對富裕的西部,大量年輕人流失,又讓本就糟糕的當地經濟雪上加霜,在德國統(tǒng)一20多年后的今天,德國東西部之間的差距依然非常的大,而經濟的相對落后又直接導致了當地房地產的低迷,從而也就出現(xiàn)了德國“一房難求”和“人去樓空”并存的奇特現(xiàn)象。